一灣明月202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https://www.eisrj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    【作者一灣明月2024提示:如果章節內容錯亂的話,關掉閱讀模式,關閉廣告攔截即可正常】

]

-

今天要去桃花鄉最遠的喬紅村調研,吃過早餐,從鄉政府出發,來到河邊,沿小河向上遊峽穀前行。

老舒和楊興富在前麵帶路,張進強和三名扶貧隊員緊隨其後,陶紅和楊秘書走在最後。雖然是春天的清晨,陽光明媚,由於植被茂密,早上的太陽還是被樹枝或灌木遮擋住。

飛鷹在頭上盤旋,野兔子在草叢中竄出頭來,溪流在灌木林中橫衝直撞,撞擊石頭髮出清脆的響聲,對麵山頂上流下的細長水流,像鑲嵌在大山上的銀鏈,將大山分成兩半,大山深處除了野蠻,就是和諧和秀美。

道路全是人行道,坑坑窪窪,走起來高一腳低一腳,有的路段泥濘不堪,鞋踩在上麵,既要防滑,又要防鞋被拔掉。有的路段橫過小溪,小溪墊著幾塊不規則的石頭露出水麵,石頭之間距離70-100公分不等,有的石頭明顯不穩,需要小心跨越而過,心被雙手抓得緊緊的,快喘不過氣來。大家一會沿河溝走,一會又爬山而行,一會從陡坡衝下來,一會走平緩路段,這哪是走路,活脫脫用腳走出來的一首英雄交響曲,曲子冇演奏完,扶貧隊員們已經大汗淋漓。

雷浩較胖,走得氣喘籲籲,汗水如雨,背心濕了一個園,胸前濕了一大塊,不停地扔掉被汗浸透的餐巾紙,掛在灌木枝上,像扯下來的一片片白雲。遇到山泉,大家捧起清清的泉水洗臉,泉水融合了汗水,也帶來了清涼,喘幾口氣,又接著往前走。

密林深處,一條深溝攔在麵前,冇有正規的橋梁,隻用了五六根手膀粗的木頭並排著,再用樹藤紮成的簡易橋。由於長期受到水霧侵蝕,木頭上長滿了青苔,很滑。站在橋上往下看,是陰森不見底的深穀,聽見轟隆隆的流水聲從穀底傳來,讓人感覺到兩腿發軟。

劉敏在橋上走了幾步,腿一軟,眼睛一黑,一屁股坐在橋上不敢站起來,說自己真的走不了。大家叫她不要往下看,要平視前方。方法倒是講了不少,她巍然不動,急得要哭起來。最後,老舒和楊興富把她架起來,她緊緊抱住老舒的後背,才過了橋。在路邊找到一塊大石頭,讓她坐下,緩一口氣。

張進強生長在農村,又在軍隊工作10多年,這樣的路對他來說不在話下。他身體輕盈,腳步穩健,越走越精神,腦門上隻有幾顆不大的汗珠。他當扶貧隊長,派到這麼偏僻的地方扶貧,領導們可能也考慮了這些因素。

老舒感歎,“張書記就像我們鄉鎮乾部,爬山涉水如同行平路”。

陶紅有感而發“我都走不過他”。

10歲時,張進強就和大人們一起到10多公裡外的大山上去背煤。清晨5點鐘就起床,背上小背篼,提著媽媽準備好的飯就與大人們出發,一會走田埂小路,一會走山林人行道,一會沿著小河邊走,一會沿大河邊跑,一會沿著懸崖攀爬,一會沿著峽穀快行,爬山涉水是家常便飯。去的時候走得比較輕鬆,中午就到了煤廠。

所謂煤廠,實際上是在半山腰上斜著向下挖的半人高的一個幽深的黑洞。挖煤工隻穿著短褲,腦門掛著一盞煤油燈,身子被煤染黑,隻能看見眼睛中的白眼球在轉動,說像猩猩又太瘦,說像猴子又太黑,腰折成九十度,拖著船形木條編織的煤筐,裡麵裝滿的煤高出筐邊一截,吃力地從洞中拖出來,將煤拖到洞前方20米的地方倒下,才伸直腰喘著粗氣,然後,又回到洞中挖煤。張進強暗想,這些挖煤的人太苦了,這哪是人,就像奴隸一般。

張進強很機靈,專挑發亮的煤塊放進揹簍裡。煤老闆高聲喊不準挑選煤炭。他纔不管,一會工夫裝了半背篼,抬到秤上一稱18斤,他把錢付完後,揹著就走。

走了一個小時,找一個小土坎子,把揹簍放到上麵,和大人們一起把帶來的飯菜拿出來吃。吃完後,又背上背篼走,走著走著就落在大人們的後麵,開始還看得見大人們挑著煤的背影,後來,隻看見遠處一張晃動的樹葉,再後來完全看不見。他心裡很緊張,想追趕赴上去,哪知腳不聽使喚,越走越慢,走不了多遠又累了,坐下來休息。他發現自己的腳像灌了鉛,漸漸地,他絕望了,徹底放棄了追趕的念頭。他真羨慕大人們的力氣,希望自己趕快長大,和大人們一起挑煤不會掉隊,冇有孤單和恐懼。

下午四五點鐘,張進強又餓又渴,在路邊找到了一口水井,放下背篼,用手捧起水就喝,喝完水就感覺肚子飽了,身上有勁了,背起背篼快步行走,冇走出三百米,肚子又餓了,隻好又去找水喝。

天漸漸黑下來,離家還很遠,路上一個人都見不著,他冇有手電,冇有火把,深一腳,淺一腳,摸著走過黑暗的峽穀、山林、山灣,峽穀轟隆的響聲像一條巨蟒叫喚,使他膽寒。他又餓又渴,心裡十分恐懼,大哭起來,喊爸爸、媽媽,我害怕,我餓。一邊走,一邊哭,一邊喊,當看見遠處有燈火,聽到有狗的叫聲,他緊繃的心絃鬆馳下來,感到極大的安慰,心裡也不再恐懼。他感到背上的背篼越越重,像揹著一座山在行走。他在黑夜中掙紮,他在恐怖中掙紮,他在饑餓中掙紮,他在超越體力極限上掙紮,哭聲、喊聲被滔天的黑夜淹冇。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十點過,把背篼放下,直接癱在地上。

想到這些,張進強一陣心酸,眼睛裡滾動著淚花。今天,冇有任何負重走山路,對他來說太輕鬆了,如行平地,冇有感到任何勞累。

大家走過一片草坡時,隻聽見“撲嗵”一聲響,一隻彩色的野雞從走最前麵的老舒的腳邊騰空而起,“咯咯咯、、、、”留下一串清脆的聲音,畫出一根拋物線後,朝對麵的山穀飛去。

劉敏興奮地說“你們快看,好大的鳥”。

楊興富笑著說“不是鳥,那是野雞”。

“這就是野雞羽毛很漂亮,我第一次見到野雞,這兒的野雞多麼”。

“當然多,過幾天我讓農民捕兩隻野雞炒給你們吃,味道很好”,楊興富說。

楊興富見大家都埋頭趕路,氣氛沉悶,要給大家講一個段子。他說有兩頭黃牛在路邊吃草,看見前麵來了幾位做生意的老闆,公牛看到後,奮蹄就跑,母牛問公牛你跑什麼公牛說你不知道,老闆喜好吃牛鞭。這時,母牛也跑起來,公牛奇怪地問母牛你跟著跑什麼母牛回答,你不知道,老闆不但喜好吃牛鞭,還喜好吹牛b。

大家鬨堂大笑。

陶紅也要給大家講一個段子:前幾年隔壁鄉抓計劃生育,有一位婦女已經生了兩個女孩,還想生一個男孩,計劃生育隊要抓她結紮,她東躲西藏。計劃生育隊的人員在她家門口前堵她,堵了幾個晚上都不見人。這一天晚上,看見一位包著花頭巾的人,向她家門口走來,幾個計生隊的人一擁而上,把她按倒在地,兩個人一人抓住她一隻手,另外兩人一人抓抓一隻腳,直接把她抬上車,打開昏暗的燈,就要給她做結紮手續。女護士伸手一摸,說不行了,嬰兒的腳都出來,趕緊送醫院。這時,這位“婦女”扯下頭巾,大喊一聲:“你們要乾什麼,我是男人”。

大家又是一場鬨堂大笑。

老舒說,陶主任,是不是你帶隊乾的事。

大家邊走邊聊著天,反而覺得走起路來輕鬆了一些。

突然,後麵傳來“咣噹”一聲悶響,大家以為又騰飛起一隻野雞,回頭一看,走在後麵的雷浩從斜坡上滾了下去,在十多米遠處被一棵樹攔住。

楊興國和陶紅順著斜坡滑下去,趕緊把雷浩扶持起來,大家看見雷浩頭髮零亂,臉中和身上掛著枯草和落葉,手中緊緊攥著青色的樹條,可能是摔倒時抓住的救命“稻草”。大家發現這根綠色的樹條蜿蜒起來,楊興富驚呼,“快甩掉,那是蛇”。

雷浩馬上反應過來,喊了一聲“媽呀”,順手扔了出去,頓時臉色蒼白,雙手發抖,雙腳發軟,一屁股坐在地上。他的袖口已經撕破了,手臂擦破了皮,血順著流了出來。

陶紅掏出衛生紙幫他擦拭傷口,然後用一塊白布包紮傷口。

楊興國幫他拂去身上的塵土、草和樹葉。

老舒過去輕輕按壓他的手、腳、腰等部位,檢查是否摔傷,確定冇有摔傷後,把他扶到路邊坐下休息。

這時大家才鬆了一口氣。

張進強讓大家休息一會,囑咐走路一定要小心,然後給老舒和楊興富交代,“走慢一點。因為劉敏、雷浩、李男生在城市長大、工作也在城市,從來冇有走過這樣的路,也冇有經曆這樣的環境”。

老舒和楊興富連連點,感到非常歉意,“是我們考慮不周,我們注意”。作了短暫的休息,大家繼續往前趕路。

來到一棵大樹下,老舒停了下來,讓大家休息一下。楊興國給每個人發了一瓶礦泉水,大家擰開瓶蓋,咕嚕咕嚕把水喝光。

然後,老舒讓大家看這棵,問扶貧隊員們這是什麼樹冇人答得上來。

張進強生長在農村,在部隊也去過很多地方,可以說走南闖北,見過很多樹,但從來冇見過此類樹。隻見樹乾挺拔,30餘米高,直徑一點五米左右,樹皮像龍鱗,樹枝像堅實有力的龍爪,撐起茂密的繁葉,像一把巨型的傘,讓人肅然起敬,同時給人幾分蒼桑感。

老舒告訴大家,這就是金絲楠林,據說有四百多年。由於我們這兒交通落後,原始森林中很多名貴樹木得以儲存下來。

金絲楠木,很多人都冇見過,但大家都知道是一種非常名貴的樹木。古代隻有皇宮、高官、富豪家裡才能用得起這種木材。現代,除了袓上傳下來的傢俱外,基本上看不到比較大的金絲楠木木材或樹木。

聽說是金絲楠木,而且是這麼大的金絲楠木,應該說世間少有,扶貧隊員非常驚訝,也非常慶幸在這裡見到金絲楠木,用手不停的摸,不停的抬頭看,圍繞金絲楠木轉著看,不想留下任何死角,要完完全全領略金絲楠木多姿的風采。

金絲楠木前方二十米處,是一條小河,成群的魚兒在水草中穿梭,兩岸開滿看不到儘頭的紅杜鵑,把河水映得通紅,像朝霞,更像晚霞。與杜鵑相銜接的是紅色、黃色、紫色野花,蝴蝶在花叢中翻飛,蜜蜂在花朵上閃爍。

楊興富說,小河的水是從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可以喝,他彎下腰用手捧起水就喝。劉敏、雷浩也跟著捧起水就喝,喝完後說,真有點回甜。

為了進一步證實水質好,楊興富叫大家過來看水中的娃娃魚,三四厘米長的幾條娃娃魚在青石之間漫遊。劉敏說好漂亮喲,走到溪水邊伸手去捧,娃娃魚從她的指縫間漏掉,她感到十分惋惜。

大家把疲憊拋在腦後,不由分說掏出手機開始拍照,與金絲楠森合影。

劉敏興奮得跳起來,拉著陶紅跑到小溪邊,讓陶紅給她拍照。

扶貧隊員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擺著不同的姿勢拍照,要將照片發給親友,讓親友觀看這裡美麗的景色。這時大家發現照片根本傳不出去,因為冇有信號。

張進強在想,這是多好的旅遊資源,一旦解決了交通問題,這兒的旅遊資源一定會得到有效的開發,遊客肯定絡繹不絕,這兒的老百姓一定能脫貧致富。但是,如何保護這裡的自然生態,決不能破壞這兒和諧的生態,這是一個嚴肅的課題。

經過美景的洗禮和陶冶後,大家心清氣爽,繼續趕路。大約十二點,老舒指著前麵白雲深處若隱若現的村莊,說這就是喬紅村。村莊在山坳上,地勢趨高,加上山區氣候變化無常,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被雲霧繚繞。村莊下麵是腰帶似的梯田,層層相疊,也像階梯,一直延伸到山腳。

看到了目標地,大家的精神頭也上來了,順著腰帶似的梯田間的道路爬了上去。

聽到有人在喊“舒書記”,並向老舒揮手,朝揮手的方向看去,幾個男人和幾個婦女站在村口。老舒大聲喊道“劉支書”,也揮著手。

到了村口,路中間橫放著一張長桌,把路攔斷,桌上麵放著三個土碗和一壺米酒,路兩邊站著穿苗族服務的年輕男人吹起蘆笙,三位穿著苗族服裝的年輕姑娘,身材苗條,臉色紅潤,眼睛清澈,帶有山花的韻味,各端一碗酒。

老舒給扶貧隊員介紹,這是苗族給尊貴的客人準備的攔門酒,每人三杯,由她們喂酒,喝酒的人手不能碰到酒杯,否則喝完重新來。

張進強按照規矩先喝,喝完後讓他進去。然後是劉敏、雷浩、李男分彆喝完,劉敏的眼淚都喝出來了,李男喝得眼睛鼓出來似的,十分痛苦。雷浩吞得慢,酒順著嘴角流下,把衣服都弄濕了。老舒、楊興富、陶紅、楊興富接著喝,冇有一個例外。儘管這一關艱難,大家懂得入鄉隨俗的道理,這種熱情的儀式還是感動了大家。

老舒向強進強介紹了喬紅村黨支部書記劉路,四十來歲,穿著黑紅色的苗族服飾,紮著白色頭巾,顯得十分憨厚。張進強緊緊握住他的手,劉路說“你們辛苦了”。老舒向劉路介紹了張進強,說張進強是扶貧隊長,也是我們的縣委副書記。然後又分彆介紹了劉敏、雷浩、李男。劉路向張進強介紹了村委會主任韋方、村婦女主任韋燕。

進了村莊後,看不到繚繞的雲霧,四周都是綠鬱蔥蔥的楠竹林,大碗般粗,十餘米高,挺拔,根部深深地紮進肥沃的土壤中,頂部相互攙扶,形成寬大的綠色城牆,將整個村莊擁入懷中。這個村莊有四十多戶人家,建在並不平坦的斜坡上,全是木頭做的房子,蓋的是青瓦,多數是兩層,一樓是豬圈和牛圈,二樓住人。

一般人家就是二至三間房,一至兩間臥室,客廳兼廚房,客廳中心是火爐,從梁上放下一根繩子吊起一口鍋,鍋下是燒柴的火坑。邊上放著邊長約1.5米,高度約0.3米的方桌,幾條約0.25米高的小凳子。

村裡的道路是土路,院壩也是土麵的,遇到下雨就泥濘。村子中央較大的平壩上燒著幾堆篝火,一群年輕的婦女穿苗族盛裝,圍在篝火旁,看樣子是準備跳舞。

張進強問劉路今天是苗族的什麼節日?劉路說冇有節日。張進強問為什麼這麼隆重劉路笑著說,“我們這個地方太偏遠了,從來冇有來過像你們這樣尊貴的客人,全村人都非常高興,把今天當節日過”,“我們來這裡是工作,不是尊貴的客人,用不著這樣招待”,“那怎麼行,這是我們苗族的待客方式”,劉路說。

張進強給老舒交代“中午吃碗麪,然後到貧困戶家看看”。

老舒把劉路叫到跟前,把張進強的意見告訴了他。劉路為難地說,村裡都殺了一頭小香豬和幾隻雞,在田裡抓了幾條田魚。都準備好了,先喝酒,然後調研。老舒說他是縣委副書記,按他說的做,準備的東西晚飯吃吧。

劉路給韋方和韋燕交代了幾句,然後把大家帶到他家裡吃麪。

劉路家的房子比較新、寬敞、亮堂、整潔。大家進屋後,支書的愛人迎了出來,她個子高高的,身材較好,長得清秀,寬鬆的苗族服裝突顯模特範。她給大家倒好茶後,和韋燕去廚房煮麪去了。

茶是本地山上的一種野生植物,約1米高,長著桃形葉子,從山上采來晾乾後,做茶的時候,放到鍋中加水反覆煎熬,熬出來的茶水呈金黃色,有一股清淡的甘甜味,聽說具有清熱去火的功效。

一會的功夫,韋燕把麵抬上來了,麵中放了醬油、醋、糊辣椒、豬油和煮熟的大葉韭菜,大家確實餓了,每人吃了一大碗麪,都說味道不錯。

吃東西後,稍作休息。劉路給張進強簡單介紹了要去走訪的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然後在劉路和韋方、韋燕的引路下走訪貧困戶。

-

相關小說閱讀More+

海彤戰胤閱

海彤戰胤

第一狂少

寧塵單柔蘇千雪

鬼醫王妃不好惹 謝琪(野柒)墨玦

九蘇

朱允熥

張浩朱允熥

挕朸翋婟

做藹??

大乾憨婿

皖南牛二

江南

王者戰神

風華鑒

曉雲

這個反派畫風歪了

小錢錢
本頁麵更新於2022

本站所有小說均由程式自動從搜尋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2 https://www.eisrj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