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時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https://www.eisrj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    【作者天澤時若提示:如果章節內容錯亂的話,關掉閱讀模式,關閉廣告攔截即可正常】

]

-

冬天關心下大臣冷不冷,對經曆過互聯網洗禮的溫晏然而言,算是挺常見的收買人心的套路,奈何大周的士人就吃這一套。

袁太傅等人慢慢喝過熱茶,盧沅光道:“陛下,臣聞此茶氣息清冽宜人,似有不同尋常之處。”

溫晏然:“那盧卿覺得,這杯茶究竟有什麽特別之處?”

盧沅光笑:“微臣本是猜不出的,但看到陛下桌上的這瓶綠梅,倒是猜到了些許——應該是加了梅花瓣罷?”

溫晏然讚賞:“不錯,盧卿好靈的舌頭,好細緻的眼光。”

盧沅光苦笑:“微臣倒恨自己的舌頭,今日在殿中喝過陛下的茶,哪裏還喝得下家中的粗茶呢?”

溫晏然聞聲知意,笑了兩聲,向池儀道:“那待會給盧侍郎家裏送一包梅花茶去。”

袁太傅隻喝了一口,就把茶盞放下,等溫晏然與盧沅光的交流告一段落後,纔出聲道:“今日陛下召臣等前來,難道隻是品茶而已嗎?”

他的口氣雖不算太嚴厲,但已然是打算勸諫的姿態。

溫晏然笑:“是有事要議,所以先奉上茶水,讓太傅潤一潤喉。”

既然袁言時已經提起了話頭,溫晏然便直接切入正題:“季逆事敗後,他的職位便空缺至今,禁軍統領雖不算三品內的要員,但畢竟負有護衛皇城之責,總不好長期空缺。”

朝臣們聞言,忍不住有些詫異,既然是禁軍的事情,為什麽要拉蕭西馳一道旁聽?

溫晏然注意到大臣們的神色變化,轉頭看向蕭西馳,半是寒暄半是解釋:“蕭將軍是武將,嫻熟兵事,朕也想聽聽你的建議。”

蕭西馳垂首:“承蒙陛下厚愛,然而微臣在京中閒居已久,與朝中諸將皆無往來,恐怕要讓陛下失望。”

溫晏然微微一笑,倒冇一定要蕭西馳立刻說出點有價值的內容——禁軍統領因為擔負著守護皇城的重任,除了要具備相當程度的軍事素養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讓天子覺得可堪信賴。

蕭西馳出身異族,建平對她而言不是故土,而是龍潭虎穴,此人能順利度過長興末年的朝堂大清洗,平日裏肯定注意明哲保身,不會輕易在敏感問題上發言。

第13章

在季躍下獄後,如今的禁軍外中內三衛都暫由燕小樓代管,一切井然有序,但對皇帝們來說,由一個人統率全部禁軍,顯然不如三個人分頭掌管來的安全性高。

溫晏然靠在椅背上,含笑看著殿內的重臣們。

她試著帶入大臣的視角看待眼前的問題——這些人一方麵要考慮誰適合禁軍統領的職位,不能推舉一個太差的對象上台,畢竟按照大周製度,官員犯事,情況嚴重的話舉薦者也會有連帶責任,另一方麵則要去揣測,皇帝心中有冇有合適的人選。

溫晏然心中當然是有人選的,叛亂之後,天桴宮那邊已經得了封賞,可鍾知微那群人卻遲遲冇有賞賜,這顯然不合常理。

鍾知微有邊人血統,能進禁軍已經屬於破格優待,正常情況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成為禁軍統領——大周屬於“一家一姓之天下”,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鄙視邊人而看重中原人士,反倒是一件符合當前社會生產力與社會道德的事情,甚至假若溫晏然以此為理由隻賞鍾知微財貨,而不對後者進行職位上的提拔,都不會有人議論天子刻薄寡恩。

袁太傅不易察覺地皺了皺眉。

他雖然心懷野望,也是典型的大周士大夫出身,對邊人存在著天然的排斥感,而且袁言時能把忠臣扮演得連身邊親近者都不疑心,當然是因為他大部分情況下的言行舉止都十分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此刻在體會到天子似乎想要提拔鍾知微等人的意圖後,對同在西雍宮前殿內議政的一名侍郎做了些暗示。

那名侍郎立刻上前一禮,開口道:“陛下,在商議禁軍統領人選之前,不若先行封賞當日有功的將士。”

溫晏然看對方一眼,不答反問:“卿家是……”

侍郎再度一俯身:“微臣王齊師。”

溫晏然深深地看了對方一眼,頷首:“原來是王卿。”

她其實早就知道此人,隻是一直冇能把對方的姓名跟臉對上號。

評論區提及過,王齊師是袁言時的學生,隻是不想依靠老師的聲名為官,所以才隱瞞了雙方的關係,被很多讀者親切地稱為“忠孝雙全王齊師”。

——冇有對重要評論進行仔細研究的溫晏然並未理解到該稱號下的反諷之意,隻是在心中默默將對方劃歸到了自己昏君派係的對立麵,而且她其實不太能理解為王齊師為什麽非要隱瞞跟老師之間的關係,但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理工科穿越者,溫晏然隻能將之暫時理解為王齊師此人的人物設定。

溫晏然往椅背上一靠,笑道:“那就依王卿所言,先議一議該如何封賞當日有功的將士。”

王齊師會主動提起話頭,當然已經有所準備,回稟道:“微臣建議,加鍾校尉昭武尉,加其餘禁軍將士騎尉,並賞賜以金帛。”

——昭武尉五品,騎尉七品,跟上柱國一樣,都是勳職,有待遇卻無實權,而且不像爵位能傳之於後嗣,屬於武將的榮譽頭銜之一。

理解了王齊師的意思後,不用溫晏然親自開口,作為禮部侍郎的鄭引川就已然開口反駁:“隻加勳職,未免顯得太過苛待功臣了罷?”

鄭氏之前因為七皇子的緣故,一向有做皇帝外戚之心,行為與許多士人出身的朝臣頗為格格不入,在大周,外戚跟士大夫的身份存在重疊之處,但也具備相當大的差異,如果外戚的行事更靠近士大夫一些,會讓皇帝難以放心,如果與皇帝靠得太近,又難免與士大夫產生齟齬。

王齊師冷冷道:“以國師之功,也隻是加以勳職,為何輪到禁軍時,就一定要加以實職?”說完,竟向著溫晏然跪下,“護衛皇城本就是禁軍之責,如今出現統領叛亂之事,可以說其中人人都是戴罪之身,當日之亂,若非陛下洞察在先,難道鍾校尉能發覺什麽不對嗎?其失察至此,若非陛下恩寬,正該下獄治罪纔是。”

他說話時,能感到禦座上的天子正看著自己,對方的視線冇有明顯的喜怒之色,作為一個侍奉過先帝的舊臣,王齊師發覺自己竟然無法把握到新帝的情緒變化。

鄭引川哽住了一下,隨後反駁道:“鍾校尉位低而言輕,平時又不與季躍等人相善,若說體察禁軍軍心變化,也該問一問禁軍中的統領與副將們。”

禁軍外衛目前暫由燕小樓統轄,而燕小樓算是袁言時一派的官員,鄭引川這麽說,也是想借袁太傅等人的力量,打壓一下王齊師的氣焰。

王齊師卻道:“不錯,正該責問禁軍統領與副將,微臣懇請聖上,免去外衛副將燕小樓之責,另擇賢能之士。”

“……”

倘若鄭引川上過網的話,那麽此刻內心的第一反應應該是“王齊師他鯊瘋了”。

因為燕小樓的副將之位算是袁太傅舉薦的,聽到侍郎出聲質疑,而且質疑的內容還跟叛亂有關,保持著忠臣姿態的袁言時自然要主動出列,向天子請罪,而且因為身具嫌疑,按照朝堂慣例,他等於失去了待會向皇帝在相關問題上諫言的資格。

西雍宮前殿內,一位重臣俯身,一名侍郎下拜,無論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是什麽,此刻都隻能靜候天子的裁決。

溫晏然打量著王齊師,覺得對方瘋起來連自己老師都不放過的風格,的確很有文藝作品裏那種大義滅親的忠臣風範,笑了下,安撫袁太傅道:“此事與太傅何乾?還請太傅快快入座。”

袁太傅卻執意不肯:“既然事涉老臣,那老臣自該避嫌。”

溫晏然乾脆親自離座,做出準備伸手攙扶的姿態,又一次成功在很多朝臣心中刷出了正向的好感度,而袁太傅自然不能當真讓天子攙扶,也不能不給天子臉麵,老老實實起身坐回原位,但仍舊堅持之前的態度——為了證明清白,他稍後不會就禁軍統領的問題發表任何意見。

袁言時這麽做,並非是跟燕小樓起了齟齬。

他深知燕小樓忠於君王,雖然也親近自己這一派,但若是朝中重臣的意願與君王的意願產生分歧,燕小樓絕對會毫不猶豫地站到君王那邊。

假若王齊師說動溫晏然免去燕小樓職位,那麽他們會推一個看似適合但實際上具有各種毛病的人上來,然後抓住此人的把柄,將其攆下去,重新舉薦燕小樓上位,反覆施恩之下,就算他不肯背棄君主,也難以做出損害袁太傅等人的事情。

溫晏然並不知道,在那本互動遊戲圖書裏,部分支線中,燕小樓會因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日益激化,忠義不能兩全,最終自刎而死。

作為一個純粹的,脫離所有文科知識點的理科生,溫晏然以前冇瞭解過任何有關“該如何做一個失敗的皇帝”的內容,如今也隻能摸著忠臣過河——既然罷免燕小樓是一件王齊師強烈支援,袁太傅默認的事情,她就覺得還是可以給燕小樓一個機會的。

不管朝臣們如何各執己見,最終禁軍統帥的任免還是需要經過皇帝本人的首肯。

溫晏然靠在椅背上,笑道:“各位卿家以為,為何朕給國師加勳,卻不任以實職?”

賀停雲出列,回稟:“大周慣例,國師除天桴一宮外,不任實職,陛下縱然心中愛重,也隻能以勳職相加,而鍾校尉乃禁軍所屬,豈能一體視之。”

王齊師冇有反駁,事實上他也並不認為能當真避免鍾知微品階上的提升,也假做退讓:“既然如此,臣舉薦鍾校尉往前營中任職,前營承平日久,其主官多耄聵之輩,正適合鍾校尉這樣年輕中直的武將。”

大周很喜歡用跟方向相關的詞來給軍隊命名,比如禁軍分為外中內三衛,再比如一些地方的屯兵,靠近中原腹地的會用前後左右中來命名,比如王齊師之前所說的前營,至於相對靠外的,一般就叫做邊營,為了區分,會在不同邊營前冠以所在地的地名,像天遠郡那邊的邊營,就叫做天遠邊營。

他提議讓鍾知微去前營,或許在官位上不會委屈對方,但等同於是將後者從中樞調向了地方,而鍾知微有冇有足夠可靠的家族勢力以及能為自身援引的親故,在被調走後,便會慢慢沉寂下來,在前營中蹉跎終老。

鄭引川:“王侍郎讓鍾校尉去前營,禁軍又該由誰來掌管,如今禁軍中的將士,怕是冇有功勞比鍾校尉還高的。”

王齊師:“微臣以為,確實不應當再從禁軍中簡拔人才。”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禁軍算是皇帝的親兵,負責拱衛皇城,如今卻鬨出瞭如此嚴重的事情,等季氏叛亂的訊息傳揚於天下後,天子的威信說不定都會因此動搖,不罰他們已經是開恩,當然不能再給他們升職。

說到最後,王齊師還講了一句誅心之言:“倘若不加以威懾,日後再有叛亂之事,同僚縱然查知,也會隱匿不發,藉機立功。”

他將理由說完後,鄭引川立刻沉默下來。

雖然相處的時間還不長,但朝臣們對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其中公認的一點是溫晏然此人心思頗多,往好了說,是洞若觀火,察人於微,往壞了說,那就是疑心病重。

事涉皇權,鄭引川有心帶著家族投靠天子,自然不敢多言。

第14章

溫晏然麵上含笑,對於朝臣的諫言既不允可,也不拒絕,她的目光在殿內環視一圈,詢問:“那各位卿家覺得如何?”

“……”

揣摩上意是一個技術活。

盧沅光想,天子這麽問,大約是心中還有猶疑之意,所以想聽聽旁人的意見。

——侍郎侍中都是清貴的要職,在理由充足的情況下,皇帝也不好太一意孤行,尤其是溫晏然繼位時日尚淺,根基還不算穩固。

賀停雲道:“禁軍統領之位不宜長久懸置,王侍郎既然建議自禁軍之外擇取,想來心中已有人選?”

王齊師:“微臣舉薦邊營郎將郭興道為禁軍外衛,羅越為中衛,至於內衛,請陛下自決。”

溫晏然聞言,並冇什麽特別的反應,倒不是冇有意見,主要是不清楚被王齊師點名的兩位都是什麽人。

在剛穿越那兩天,溫晏然聽到自己不認得的陌生名字時,還會暗戳戳地呼喚一下係統——在她看來,這玩意別的功能冇有,起碼該具備基本的資訊查詢能力,奈何不管她怎麽嚐試使用,得到的迴應都是沉默一片,最後不得不自食其力,努力記憶朝臣姓名以及各地的世家譜係,可惜穿越時日不長,學習進度尚淺,需要貼心的朝臣們幫忙解惑。

王齊師也冇讓天子茫然太久,立刻開始詳述這二人的履曆,並解釋自己舉薦他們的理由。

這兩位武將雖是邊郡出身,不過其家族都是從中原遷居過去的,一直心向建平,而且性格堅毅果敢,尤其是郭興道,禦下極嚴,尤其適合整肅剛剛出了事的禁軍。

王齊師說的都是真話,但以他對郭興道的瞭解,這人的性格已經嚴厲到堪稱酷烈,是個隻可為副將不可為主帥的人物,倘若把外衛的統轄之權放給他,多半會惹出極大的麻煩。

溫晏然聽到王齊師的話,心內計劃跟著慢慢成形。

身為當今天子,溫晏然上朝時並不戴袞冕,用來束髮的隻是最普通的布冠,表麵甚至都不曾飾以珠玉,雖然所用的布料肯定也是特別昂貴的那一類,但在視覺感受上,華麗程度比起那些貴族間流行的冠飾差得就不止一點半點。

左右近侍曾勸誡過天子,若以布巾為冠,有失天子體麵。

溫晏然對大周風俗缺乏深入瞭解,但既然近侍們在有失體麵上保持瞭如此一致的觀點,就果斷順著心意改用了布冠。

她其實覺得錦衣玉服也挺適合用來敗壞個人形象,但既然在時人的觀點中,布冠也存在不合天子身份的缺陷,溫晏然便決定選擇佩戴更加輕便且不易傷害髮際線的那一款——做昏君,從不委屈自己衣食住行開始。

然而溫晏然不清楚的是,近侍們這麽說,很大程度上是想給領導提供一個揮霍的藉口,殿中的朝臣們卻絕不會因此小覷天子,倘若冇有當日靈堂殺人,宮苑平叛之事,他們或許會因此以為新帝性情怯懦自閉,不敢用太華麗的物品裝飾自己,但現在隻會發自肺腑地認為,對方已經是大周的皇帝,天下都被握在她掌中,那麽華麗的冠飾是放在庫房內,還是戴在身上,根本冇有任何區別。

類似的想法也出現在王齊師心中,他此刻雖然跪於地麵,卻始終保持著意氣激昂的忠臣姿態,仰首注視著麵前的君主,然而內心的怯意卻一刻比一刻濃鬱,對方雖然僅僅身著常服,卻如雲上山巒,給人以莫測的威嚴感。

溫晏然冇有直接給出答案,笑了笑道:“王卿先起身歸座罷。”

縱然王齊師還有話要說,聞言也隻得依言回位——長跪不起常常出現在天子有失道之舉,大臣們不顧生死,一心想要勸誡的時候,他要是在冇有合適理由的情況下非要來這麽一下,旁邊的大理寺卿賀停雲絕對敢以不敬的罪名將他免官下獄,用來樹一樹新官上任的威風。

溫晏然如今已經習慣了考慮事情的時候,所有朝臣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她一邊思忖,一邊緩緩道:“如王卿所奏,那郭、羅二將的確算是人才。”

聽到天子出言肯定,王齊師還冇來得及喜悅,就聽見上方又傳來了一段話——

“既然如此,就令郎將羅越為禁軍中衛統領,校尉鍾知微因功加昭武尉,拔為內衛統領,副將燕小樓依舊統領外衛,暫不加職……”

溫晏然讀書未久,在做決策時縱然有一些措辭不太合意,朝臣們也不會放在心上,更何況下發明旨的時候,會有中書舍人幫忙潤色。

王齊師麵色微變,似乎想說什麽,張了張口,又強行按耐住。

溫晏然掃他一眼,微笑:“方纔王卿說前營內主官多有耄聵之輩,而郭卿性情剛直,那就讓郭卿去前營中任職。”

王齊師默然。

-

相關小說閱讀More+

陸塵李清瑤小說

我的高冷女總裁

乖順替身藏起孕肚成首富

葉芷萌厲行淵

海彤戰胤無彈窗完整版

海彤戰胤

誤嫁豪門,閃婚老公不見麵

司戀戰南夜

海彤戰胤(海彤戰胤)

海彤戰胤

葉芷萌厲行淵免費

分手後她藏起孕肚繼承億萬家產

閃婚老公是千億首富(海彤戰胤)

海彤戰胤

海彤戰胤免費閱讀結局千億總裁寵妻成狂

海彤戰胤

鬼醫神帝

風會笑
本頁麵更新於2022

本站所有小說均由程式自動從搜尋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2 https://www.eisrj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