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52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https://www.eisrj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    【作者惠子521提示:如果章節內容錯亂的話,關掉閱讀模式,關閉廣告攔截即可正常】

]

-

正月初三。

儘管天剛破曉,薄霧瀰漫在京都,但長安街上早已人潮湧動,滿眼皆是喜慶氣氛。

尤其街道兩旁的雪白與屋簷上的紅燈籠、春聯相互映襯,更添熱鬨。

人群中,小販的叫賣聲和孩子們的笑聲此起彼伏,讓人感覺不到絲毫寒氣。

\"人間的煙火氣,最能撫慰凡人的心靈。\"

一個略帶稚氣的少年在人群中漫步,笑容滿麵,低聲唸叨著,他身邊站著一位顯得有些緊張的中年人。

少年雖穿著普通的書生裝扮,衣著樸素,但一舉一動間透露出非凡的氣質,引得路人頻頻注目。

兩人身後,兩位管家模樣的老人緊隨其後,目光警覺地掃視周圍的一切。

偶爾有百姓靠近這兩位管家,會聞到他們身上淡雅的香氣,短暫的驚訝後,便恭敬地低下頭。

生長在皇宮附近的百姓多少都與宮廷內侍有過交往,僅憑這淡淡的香氣,就能認出這兩位不同凡響的老人是宮中的內臣。

在思緒逐漸明朗後,再次抬頭,他驚訝地發現,這群人周圍有十幾個體格壯碩的漢子悄然圍成一圈,將他們護在中央,竭力隔離周圍的民眾,腰間的鼓脹暗示著藏著銳利的刀劍。這樣的陣仗無疑讓不少百姓浮想聯翩,那位身著書生裝束的青年究竟是何方神聖,竟引來兩位內廷官員隨侍,還有威猛的侍衛開道...

...

...

...

兩位老人憂慮的目光中,少年咬掉最後一串糖葫蘆,含糊不清地問:“徐先生,鬆江府的過年也如此喧鬨嗎?”

少年滿臉喜悅,眼前的情景比“那個時代”的節日更加歡騰數十倍。

“回稟…朱公子…”中年人或許覺得稱呼有些拗口,顯得精明強乾的他猶豫片刻,纔回答:“雖說各有特色,但京城的熱鬨確是更勝一籌。”

中年人似乎對少年有些生疏,說完便緊張兮兮地注視著他。

“徐先生不必拘謹,這樣反倒讓我感到不自在。”少年輕笑,伸出手在中年人驚訝的目光中拂去他肩頭的塵土。

“公子說的是。”感受到年輕人流露出的友善,中年人臉上綻放笑容,緊繃的身體也鬆弛下來。

他叫徐光啟,南直隸鬆江府人士,萬曆三十二年高中進士,任翰林院編修,但仕途並不平坦。

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之戰失利後,他曾多次上奏萬曆皇帝,請求練兵。

後來因瑣事憤而辭官歸鄉,直至天啟元年才被重新啟用,提倡重視火器,積極購入西洋火炮。

然而,由於不滿“九千歲”的專政,他又一次辭職回鄉。遼東戰場上,正是得益於他采購的紅夷大炮,纔有了不久前的“寧錦大捷”。

不久前,他在家鄉收到同窗好友李邦華的信,邀請他進京共商整頓神機營之事。

冇有絲毫遲疑,收拾行李帶上兩個隨從,他便日夜兼程乘船趕往京城,甚至冇在家鄉過新年。

本以為這次進京會重操舊業,繼續練兵、整治火器,但他冇想到,從未謀麵的天子得知他進京後,立即召見他“麵見聖上”,地點就在人潮洶湧的長安大街。

少年微笑,彷彿不經意地問道:“我聽說,徐先生在家鄉時,一直在種植甘薯?”

聞言,被稱為“徐先生”的中年人一怔,心想東廠的差役竟如此神通廣大?連自己閒暇時所做的小事都瞭如指掌。

儘管滿腹疑慮,\"徐先生\"卻不失禮節,連忙迴應:\"稟朱公子,這些年我閒來無事,確實嘗試種植了一些。\"

紅薯流入大明已有段時日,因其產量豐富,卻因朝廷忽視和口感與傳統作物的差距,始終未能普及,僅在福建等沿海地帶偶爾可見。

\"產量可喜嗎?\"

原以為隻是輕鬆的閒聊,少年的詳細詢問讓\"徐先生\"臉上掠過一絲詫異,但他仍認真回答:\"產量是稻米的好幾倍...

\"

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大明的任何一個百姓都能理解,幾倍於稻米意味著什麼。

\"能廣泛種植嗎?\"

話題漸入深處,\"徐先生\"收起先前的隨和,意識到這可能是天子對他的考驗。

\"稟朱公子,北方氣候與南方不同,多雨且適宜,種植頗具挑戰,但近年來,隨著技術積累,已經變得相對容易了。\"

\"即便在北方,也能種植。\"

說到這裡,\"徐先生\"顯得興致勃勃,音量提高,引得過往的百姓紛紛側目,心想這中年人怎麼突然激動起來。

此刻,他已忘卻仕途的挫折,也顧不上同窗好友邀請他進京是為了共同整頓神機營。

在他看來,隻要能得到這位少年的支援,在北方大規模種植\"紅薯\"作為糧食,就能救活更多百姓。

畢竟,如今的陝北,民生凋敝已久,人們生活艱難。

\"太好了!\"

\"果然是徐先生!\"

少年抑製不住內心的興奮,不顧還在大街上,大聲歡呼,內心激動不已。

雖登基僅數月,但他每天都如履薄冰,感到肩上的重擔越來越重,困擾大明的問題除了日漸枯竭的國庫就是日益減少的糧食產量。

推行農業政策,種植紅薯,解決困擾大明多年的糧食問題刻不容緩,而身邊的中年人正具備這樣的能力。

\"休沐結束後,徐先生暫且委屈一下,擔任工部郎中,全權負責農業之事。\"

\"我們從朕的農莊開始做起。\"

接著,不等\"徐先生\"拒絕,少年又補充道:\"山西代王那也有不少土地,也可以用來種植紅薯。\"

此言一出,兩位一直沉默的老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氣,互看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

難怪天子急於對宗室和藩王下手,他的真正目的並非鞏固自己的地位,也不是他們的財糧,而是那些遍佈全國,從不納稅的土地。

天子的用心,竟如此深遠。

-

相關小說閱讀More+

海彤戰胤閱

海彤戰胤

第一狂少

寧塵單柔蘇千雪

鬼醫王妃不好惹 謝琪(野柒)墨玦

九蘇

朱允熥

張浩朱允熥

挕朸翋婟

做藹??

大乾憨婿

皖南牛二

江南

王者戰神

風華鑒

曉雲

這個反派畫風歪了

小錢錢
本頁麵更新於2022

本站所有小說均由程式自動從搜尋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2 https://www.eisrj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