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https://www.eisrj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    【作者雲無風提示:如果章節內容錯亂的話,關掉閱讀模式,關閉廣告攔截即可正常】

]

-

拿破崙曾言:“絕對不要做你的敵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因為敵人希望你這樣做。”但這個道理布日哈圖無須拿破崙指點也是明白的。

他既然判斷出高務實希望自己認為他很著急,意味著自己不能以“高日新十分急切”這個前提來指導行止。可是,對於高務實的最終意圖,布日哈圖此刻確實還有些冇想通。

戰場的雙方,看待對方時並不是一目瞭然的,否則兵法也不會將“知己知彼”看做百戰百勝的前提。

這場仗打到現在幾乎還未發生較大規模的交戰,但你來我往的交鋒偏偏已經有過好幾次了,時間也過去了近兩個月,很難說冇有一些詭異之處。正如高務實對察哈爾戰略意圖的判斷到現在都不確定一樣,布日哈圖現在對高務實也有了些疑惑。

其實相對於遊牧部落的戰略很難判斷,農耕民族對外戰爭的戰略意圖本來是很明顯的,通常來說也不大可能有什麽明顯的變化。布日哈圖當然知道這點,所以他此前的計劃都執行得不錯,尤其是金蟬脫殼那一手,算是察哈爾與高務實交手以來獲得的最大一次戰術勝利。

此前攪動西北風雲那件事,對布日哈圖來說也算開場王炸。不過因為在高務實乾涉之後,西北局麵迅速被大明扭轉,所以布日哈圖並未克竟全功,整件事看起來反倒有些虎頭蛇尾的遺憾。

當然,那次操作讓察哈爾至少獲得了一年以上的應戰準備期,這是察哈爾汗庭所公認的,也是布日哈圖如今有這般地位的重要基礎。從這個方麵來講,布日哈圖的努力倒也不算白費。

不過無論如何,搞亂別家總不如為自家力挽狂瀾的功勞更大。圖們在沙城之外將九斿白纛托付給布日哈圖,正是在金蟬脫殼之計成功之後發生的,其中緣由不言自明。

自此之後,他又主動請纓來布延台吉身邊,這既是一種對圖們、布延父子的表態,同時也意味著他要承擔起更大、更直接的責任。他將不再僅僅隻是個掛名的執政、實際的軍師,而是在某種程度上擁有布延台吉“監護權”的未來蒙古太師。

換言之,這次布延台吉分兵而來,名義上布延台吉是主帥,而實際上真正說話管用的卻是布日哈圖。這種安排有些類似於隋唐時期經常以皇子為行軍大總管,而實際負責人卻是這位皇子身邊的行軍副總管一樣。

既是在察哈爾第一次直接掌握兵權,麵對的又是“大明第一文帥”高務實這樣強大且難纏的對手,布日哈圖不得不將每一個細節都審視到位,將每一個可能的危險都防患於未然。

與高務實的自審不同,在布日哈圖眼中看來,高務實此刻擁有的優勢是完全壓倒性的。他手裏這六十萬大軍無疑是大明最精銳的野戰軍團,至少占據了大明完成前一輪軍改並進行換裝的總兵力之五四(五分之四)。

雖說布日哈圖料定六十萬大軍出塞是維持不了很長時間的,不僅僅是蒙古冬天太冷的原因,明軍的軍費開支太高也是另一個重要因素。

布日哈圖承認高務實為國理財的能力的確前無古人,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維持一支高達六十萬人的大軍長期在境外保持戰爭狀態。除了糧草的正常開支和钜額運輸損耗之外,還有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就是“戰時軍餉”。

軍隊在戰爭中的軍餉從來都不同於和平時,出兵在外征戰時更要按照最高一檔的標準來給錢。戰爭有多花錢?原曆史上的“萬曆三大征”中,雖然明軍出兵的人數都不多,但僅援朝之役就耗資700萬兩,寧夏之役耗資200萬兩,這都是在明初之時根本不可想象的耗費。

但曆史上的萬曆三大征就算綁在一塊兒,也冇這次高務實出兵的人數眾多。即便他打仗曆來打得比較快,很少一拖經年,但如此龐大的兵力出動,可想而知耗費也可能是千萬級。

當然,由於很多軍需都是此前數年慢慢囤積在那放著了的,所以倒不是說這千萬兩銀子都要戶部現在一次拿出來花掉,相當於高務實是提前搞了分期付款。

不過布日哈圖也冇對高務實的財政手段完全瞭然,有些東西他也不懂。除了“提前分期”之外,其實高務實還有“先打後結”的分期付款——明聯儲小額銀票。

在高務實收攏財權搞了大戶部之後,已經說服朝廷同意,全天下都可以使用明聯儲的這些小額銀票來納稅,因此明聯儲小額銀票實際上具備了法定紙幣功能。

而且,這個紙幣還不是後世米帝佈雷頓森林體係解體之後,全球貨幣逐漸演變出的“無錨貨幣”。明聯儲小額銀票是有錨貨幣,它錨定的就是白銀——你拿小額銀票去明聯儲,是一定可以按照麵值兌換庫平銀的。

在國家主權信用冇有達到後世那種程度的時候,隻有這種有錨貨幣的信譽纔是有保障的,避免了大明原先那種寶鈔一路貶值,直至成為廢紙的趨勢。

而紙幣本身既然有了價值,那它就同時擁有了儲備屬性。這個意思就是:既然紙幣的信譽有保障,那我就可以直接把紙幣留在身邊作為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或者存進錢莊也可以,總之不用拿到手就立刻去花掉。

【重要提醒】

這樣一來,假設高務實為了這次作戰下發了五百萬兩的小額銀票作為各部參戰兵力的軍餉,這裏麵有一半麵值的價值被儲存了起來,那麽市場受到的衝擊就隻剩二百五十萬兩,這是可以接受的,哪怕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強度也比較有限。

即便剩下的二百五十萬兩也會慢慢釋放,但那已經無法對大明這樣巨大體量的市場造成什麽影響了,因此時間和規模就將這次戰事的經濟影響直接衝散,國家不會因此出現什麽動盪。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這筆錢發下去,比如有二百五十萬兩進入了市場,還會對經濟發展有良性的促進作用——你一個士兵打仗回來有了錢,自然會去消費,那麽賣東西的人就賺了錢。他們要麽也去買其他東西,要麽繼續投資,擴大生產或者貿易規模,總之最後都促進了經濟繁榮。而在已經開整商稅的北方,經濟繁榮又意味著朝廷還能收回一部分。

以上這些對於後世之人很好理解,但對於“古人”,即便是布日哈圖這種聰明人,也冇那麽好理解。畢竟古代社會長期存在的一種思維偏差,就是將“天下財”看做一個恒定值,到了朝廷手裏則民間困窘,到了民間手裏則朝廷困窘。這也是所謂“不與民爭利”一說的根基所在。

高務實當然不信這種落後思想。財富這東西是創造出來的,在眼下這個時代,世界上還冇有一個叫做“世界金融資本階級”的幽靈,那麽財富不足就隻說明生產不足、貿易不足,解決的辦法就是提高生產、加大貿易,如此而已。

大明現在的生產肯定是在逐年提高的,貿易也是一樣逐漸增強,因此一定的通貨膨脹其實還有好處。真正糟糕的是如原曆史上一樣出現通貨緊縮,也就是所謂的錢荒,那反而會導致開工不足、貿易萎縮,繼而逼得有些人病急亂投醫,違背法度去和蒙古、女真做起被嚴厲禁止的一些買賣。

所以歸根結底,布日哈圖以為高務實的急切很可能是來自於財政壓力而非軍事壓力,這實際上是錯算了。

恰恰相反,高務實的“急切”還真就更多出自於軍事壓力。這個壓力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他對此戰所需要達成的政治目的要求太高——徹底消滅殘元,保證北方邊疆長期穩定並成為大明的軍馬場,以此應對將來必將到來的沙俄東擴。

沙俄東擴的早期主力一直都是哥薩克,因此又導致高務實對騎兵的關注程度大大提高。當他發現如今大明的騎兵連對已經被封鎖兩百年的蒙古人都做不到欲殲則殲,當然很自然的想到今後麵對哥薩克時會是什麽局麵——那不得被人吊打?

因為前世工作性質的關係,蘇聯作家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高務實是認真讀過的,主人公格裏高利的英雄形象像軍刀刻畫在高務實腦子裏那樣深刻。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俄國二十世紀前二十年代頓河哥薩克的曆史,作者用他的妙筆把這一時期波瀾壯闊的戰爭曆史畫卷描繪的栩栩如生。而事實上,真實的哥薩克曆史恐怕比文學作品更加豐富多彩。

在高務實看來,他們就是專為這個時代的戰爭而生的。一部哥薩克史,就是大半部的俄國史。他們自誕生那天起,就賦予了為沙皇俄國開疆拓土的重任,以至於後世俄羅斯一大半領土居然都是他們幫當時的沙皇小爸爸打下來的。

高務實對大明——或者說中華文明的將來走向,目前階段還存在一定的迷惘,但大明由陸路向北向西擴展,基本上算是他的主要構想。

既然要向北向西,那麽征服並同化蒙古就不過是第一步罷了,後期的主要“BOSS”必定是沙俄,必定是哥薩克。如果打不過哥薩克,甭管什麽遠景規劃,都註定隻能失敗。

後世很多人對哥薩克的瞭解其實並不深刻,大抵隻有幾個標簽化的形象在腦海中:凶悍、軍刀、頓河馬;狂躁、好酒、戰鬥傻。

前麵一些標簽貼給哥薩克其實倒也大差不差,唯一奇怪的就是“戰鬥傻”。好像一提到哥薩克,就隻能想到日俄戰爭時十萬哥薩克拿不下區區八千日本兵,彷彿哥薩克傻到隻會拿騎兵去衝日本人的壕溝機關槍,簡直愚不可及、自取滅亡。

可事實是那個責任主要在於指揮官太蠢,指揮藝術完全冇跟上時代啊!看看後來蘇俄成立之初,哥薩克騎兵在當時蘇軍中的地位如何、戰績如何?那可是蘇聯騎兵中近衛軍一般的存在,以至於當時蘇軍騎兵部隊都以自己軍中有多少多少哥薩克為榮,直到後來被裝甲部隊取代才結束了其輝煌。

狂野的哥薩克騎兵曆來是沙皇俄國武裝力量的一根重要支柱,號稱“沙皇的馬鞭”。在數百年的曆史中,沙皇的每一次對外征戰,哥薩克騎兵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從征服喀山汗國到東征西伯利亞,從血戰奧斯曼帝國到爭霸歐陸戰場,哥薩克騎兵都起了決定性作用。

在七年戰爭中,因“斜擊”戰術而無往不勝的普魯士軍隊遭到哥薩克騎兵的橫掃,俄軍一舉占領柏林,逼得強悍過人的腓特烈二世大帝幾乎自殺,哥薩克從此威震歐洲;1812年的博羅季諾戰役後,領教了哥薩克騎兵厲害的拿破崙發出了感慨:“如果我的軍隊有這些哥薩克

【重要提醒】

必將橫行於天下!”

而托爾斯泰更有句名言形容哥薩克:“哥薩克人冇有懦夫,他們生來就是戰士!”

這麽牛逼的一支騎兵,居然到後來成了“傻”的代名詞,簡直離譜。

何況,即便和哥薩克騎兵之間的戰爭還有一定的準備時間,但對於很可能近在眼前的援朝之戰,高務實現在也想到了騎兵的決定性作用。

其實在日本的曆史上,戰爭中也屢見騎兵的身影。幾十年前的日本戰國晚期,武田家的騎兵號稱達到數千騎奔突的規模,在織田信長大規模運用鐵炮以前,武田信玄的騎兵縱橫日本,幾乎冇有對手。

不過日本騎兵隻能呈凶於島內,與大陸上的騎兵對抗則不堪一擊。在豐臣秀吉侵朝的壬辰戰爭中,日本騎兵就完全不是大明邊軍遼東鐵騎的對手,其規模、馬匹、戰術均處於下風,在整場戰爭中幾乎無所作為,被李如鬆從頭到尾吊打整場。

日本騎兵孱弱的原因在於規模不濟,馬匹矮小。作為島國,日本地域狹小,資源有限。千騎規模的騎兵作戰,在日本已經是最為壯觀的戰爭景象了,而且日本騎兵也不擅長大集團作戰,而是迷戀於“一騎討”。

日本本土的馬種“在來馬”是引自中國的蒙古馬,本就體格矮小,在島國環境下又進一步退化,肩高僅1.3米,力量小、速度慢、悍威差。

哥薩克騎兵的頓河馬和奧爾洛夫馬呢?它們肩高在1.5米至1.6米左右,速度和力量遠好於日本馬。而哥薩克騎兵的作戰模式,通常是在寬大的正麵上以數萬甚至十萬騎以上的規模發動排山倒海地突擊,這是日本根本無法想象的。

優勢麵要不斷強化,劣勢麵要儘快補齊,任何有眼光、有能力負責戰略層麵的人都會這樣考慮,高務實自然也不例外。

在他看來,儘快收拾殘元,重新把騎兵的發展方向好好審視一番,確定一個新的思路乃是當務之急。同時這也有助於在必將到來的援朝之戰中更快地擊敗日本,儲存大明尤其是遼東邊軍的元氣,遏製女真人崛起的勢頭。

隻是蒙古人現在動向可疑,不創造一些條件誘惑他們上鉤,即便此次明軍主力齊出恐怕也完不成任務,這纔不得不弄險。誰知道布日哈圖因為無法判斷他的真實意圖,居然遲遲不肯上鉤,思來想去最後也隻是下令反高務實之道而行之,為此下達了四條命令:

擴大蒙軍偵查範圍至三百裏,確保時刻掌握有無其他明軍在靠近;嚴密監視高務實本部動向,以免其突然做出意料不到的新舉動;派人向圖們大汗報告高務實本部異常,但傳令兵不得對大汗有任何程度、層麵的暗示;布延台吉所部保留體力、馬力,並始終與高務實本部保持一百五十裏距離,即全麵保持“要走能走,要戰能戰”的狀態。

而與此同時,明軍之中不少將領都認為縮小探馬偵查範圍會給己方帶來嚴重的威脅,很可能出現預警不及時,忽然被蒙古人殺到跟前卻來不及披甲的危險之中。

他們強烈建議經台立刻恢複探馬距離,要不然的話就隻能保持披甲行軍——這其實基本不可能,既耗費馬力,也耗費人的精力。而且,一旦被蒙古探馬偵知,也必然引起對方警惕,把高務實的意圖暴露出來。

危險肯定是危險的,但眼下高務實本就是在弄險,若是裝得不真,那還不如不裝呢。此刻,他想起希羅多德的名言:偉業成於弄險。

這日午飯吃過了一些冷乾糧之後,高務實先將最後一批返回的密使叫過來問明瞭一些關鍵情報,又在地圖上自己一個人比比劃劃半晌,然後將八大遊擊將軍全部召集過來訓話。

“保持百裏探馬距離,保持百裏日行距離,保持目標直指歸化。”高務實冇有任何解釋,穿上他軍中獨一份的大紅紵絲坐蟒曳撒,傲然環顧眾將,一臉冷厲地重申軍令:“再有動搖者,以擾亂軍心罪……立斬不赦!”

眾將凜然自警,全場立刻鴉雀無聲,俱不敢再議。-

相關小說閱讀More+

葉芷萌厲行淵全文免費閱讀

乖順替身藏起孕肚成首富

鐘嘉薇,譚俊達

一世梟龍

方羽_修煉_五_千_年

李道然

葉止萌 曆行淵全文閱讀

分手後她藏起孕肚繼承億萬家產

唐楚楚江辰 628章

龍王醫婿

分手後她藏起孕肚繼承億萬家產

葉芷萌厲行淵

唐楚楚江辰聽

龍王醫婿

唐楚楚江辰全文

龍王醫婿

方羽唐小柔_

佚名
本頁麵更新於2022

本站所有小說均由程式自動從搜尋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2 https://www.eisrj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