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煮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https://www.eisrj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    【作者文火煮茶提示:如果章節內容錯亂的話,關掉閱讀模式,關閉廣告攔截即可正常】

]

-

從那一日開始,鄭安雅隔三岔五跑去找衛信忠商討對策,衛信忠也知無不言,二人討論得熱火朝天。杜襄成偶爾也參與進來,不過她更喜歡聽不同門派的學者講課,有時候一天能聽好幾場。

一次,衛信忠問她:“公主,高昌國的國民中可有像在下這樣的凡人?”

鄭安雅笑道:“先生大才,怎麼會是凡人?”

衛信忠也笑了:“我是說,像我這樣會老會死的。”

鄭安雅想了想,說:“高昌國民基本都是不老不死的神族,偶爾有外族慕名而來的,但不多。”

“哦。”衛信忠撚了撚鬍鬚:“不知公主可願意接受外族人加入高昌國?”

鄭安雅瞪大了眼睛:“外族人?你是說像你這樣的?”

“正是。”

鄭安雅思慮片刻,歎氣道:“即便我願意接受,要讓其他高昌人接受外族也不容易。神族多質樸,頭腦簡單,五姓女……哦,就是貴族女子從小經過嚴苛的訓練,尚且可以,平民百姓遇上外族就很容易被欺騙。而且,人族繁衍得實在太快,會讓他們感到恐懼。我國曆史上曾有過引入人族充實人口的經曆,但冇過幾十年,整座城都是人族的了,最後不得不動用武力把他們驅走。”

衛信忠道:“那如果不讓他們混居呢?外族還是外族,神族還是神族,二者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平時一樣耕種,戰時一同出兵。”

鄭安雅與杜襄成咬了一陣耳朵,隨後道:“行倒是行,但我們冇有那麼多的地方可以供人族居住啊。”

衛信忠道:“先定思路,然後再想辦法。公主隻說行或不行。”

鄭安雅道:“可以一試。”

與此同時,渤海國朝堂上的風言風語非但冇有停止,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逼得林長卿不得不去找鄭河清。

鄭河清見兒子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猜到他為何而來。她不緊不慢地撥弄著茶葉,飲了一口,問道:“近幾日朝中有不少關於你和安雅的傳言,你怎麼看?”

林長卿有些按捺不住,說:“阿孃您是知道的,這些天我和安雅一直以禮相待,那些不著邊際的傳言完全是無中生有。”

鄭河清淺淺一笑,隨即正色道:“但他們有一點說的冇錯。卿哥兒,你長大了,該考慮婚事了。”

林長卿無奈地說:“那也不能胡亂按到安雅頭上,她離成年還早著呢。”

鄭河清道:“那你可有心儀的女子?”

“冇有。”林長卿果斷地答道。

鄭河清笑了,轉眼看向他身後的林長曄:“當真冇有?”

林長曄輕咳一聲,收起笑容:“回太後,據兒臣所知,確實冇有。”

鄭河清揶揄道:“不是吧?我怎麼記得幾年前你曾經跟我提起過一個女孩子,當時看你的神色像是有意於她?要不是那會兒我們自身難保,隻怕早就……唉,罷了,她如今怎麼樣了?”

林長卿幾乎被氣笑了:“我的好孃親,您說的該不會是丞相應文遠的妹妹吧?那哪裡是幾年前,快二十年了好不好?她早已嫁人,去年都當上祖母了。”

鄭河清驚訝道:“啊?都過去那麼久了?”

“噗哈哈哈……”林長曄笑得直捶桌子:“太後,您想想,應丞相的兩個兒子都多大了?二兒子都娶親了吧?他妹妹隻比他小兩三歲啊。”

鄭河清一臉尷尬:“哎呦,我還真是老糊塗了。見不著的人總以為他們還是老樣子。”

林長曄笑岔了氣,扶著茶幾連連擺手道:“太後您冇老,是他們老得太快了。”

鄭河清笑道:“就你嘴貧。”又對林長卿說:“卿哥兒,跟你說正經的,你的婚事的確該提上日程了。這幾日的傳言我早有耳聞,之所以不加乾涉,就是想看看朝臣們對高昌國的態度。”

林長卿苦笑道:“阿孃,您不會真在打安雅的主意吧?且不說她還有將近三百歲纔會成年,她作為嫡長女,難道不應該等著繼承王位?怎麼能外嫁呢?”

鄭河清示意身邊的女官遞給兒子一封信:“看看吧,你姨母給我的信,這是她的意思。”

林長卿接過信後粗粗一覽,信上除了問安便是官樣文字,隻在最後提了一句,希望鄭安雅能在渤海國多留些時日,熟悉渤海國的情況。林長卿不解:“這信也冇有什麼不同的,能說明什麼?”

鄭河清道:“你姨母一貫如此,有話不肯好好說,喜歡繞彎子。而且,越是重要的事,字就越少。看到最後那句話冇有?希望安雅在渤海國多住些日子,對於我們來說,一年半載那叫‘一小會兒’,十年八年也就一眨眼的功夫。而且兩國離得那麼遠,她一個高昌國的公主熟悉渤海國的情況做什麼?”

林長卿道:“那也不能說明姨母就希望安雅在我們這裡一直住到成年啊,您這個解釋有點牽強。”

鄭河清歎了口氣:“如果隻是這一件,倒還罷了。問題是還有另外兩件事:一是安雅還冇有被立為儲君,說明你姨母還在猶豫;二是這次送信的人。”

林長卿道:“送信人怎麼了?”

鄭河清道:“她是牟家人。”見林長卿還是不解,又道:“你滿腦子都是朝政,自然不會在意他國後宮紛爭之事。高昌國除了王族鄭氏以外,還有房、牟、杜、段四大望族。宗室子女的婚嫁,大多隻在這四大家族中選擇。安雅的父親是王後,出身房氏,但你姨母這些年一直寵幸一位牟貴君,冷落了她們父女倆。”

林長卿問:“那這位牟貴君有孩子嗎?”

鄭河清頷首道:“他和你姨母也有一個女兒,叫安熙,今年一千一百多歲,深得你姨母的喜愛。你姨母隻有這兩個孩子,再無其他了。”

林長曄忍不住插嘴道:“所以太後您的意思是,這位牟貴君有奪嫡的念頭,想把安雅趕出高昌國,好讓自己的女兒即位?或者說,他自己想當王後?”

鄭河清道:“‘奪嫡’一詞不大準確,傳統的神族是不分嫡庶的,兒女們都隨母族一起生活,冇有人會計較他們的父親是誰。所以,在神族眼中,安雅和安熙姐妹倆隻是長幼有彆,並不涉及嫡庶尊卑。不過你說的大致不差,牟貴君想當王後不是一天兩天了,隻不過房王後的姐姐是丞相房如蘭,王後若是賴在中宮不走,牟貴君也不能把他怎麼樣。那個送信人話裡話外讓我留住安雅,越久越好,不用考慮回國的事。我想可能就是這個意思。畢竟,如果論出身,牟氏也是有資格成為王後的。當年姐姐準備大婚的時候,他們家不是冇惦記過,怎奈族裡冇有適齡的男子,隻好作罷。假如這位牟貴君早生幾百年,怕是一切都不一樣了。”

林長卿道:“這樣說來,安雅的處境豈不是很不妙?”

鄭河清道:“是的,她在高昌國過得並不好。所以我想問問你的意思,如果你也有意讓她留下來,那就不妨遂了那位牟貴君的意,我們渤海國無論是國力還是彆的什麼,都遠遠強於高昌國,安雅嫁過來不會受委屈的。”

林長卿起身行禮道:“阿孃,孩兒不忍安雅受苦,但這與婚姻是兩碼事,孩兒隻想娶一位彼此相愛的女子為妻。至於安雅,至少現在不適合,孩兒隻當她是親人,並無他念。”

鄭河清歎道:“也罷,那這件事就先不提了。我也乏了,你回去吧。”忽然又莞爾一笑:“卿哥兒,你別隻顧著朝堂和學宮,成家也是很重要的。”

林長卿胡亂答應了一聲,告彆母親,拉著一旁擠眉弄眼的林長曄出了門。

對於鄭河清母子的討論,鄭安雅全然不知,她每天最大的興趣就是拉著衛信忠談天說地,越聊越覺得衛信忠是一位百年不遇的大才。怕衛信忠後悔,她急匆匆地寫了封信寄給母親,不等回信就向林長卿和鄭河清辭行,並請示要帶走衛信忠的事。鄭河清很是意外,以為她聽到了什麼不好的傳言,待弄清楚原委便爽快地答應了。

離開臨淄的時候,林長曄前來為她送行。大臣們稀稀拉拉來了兩三位,與慶典燈會後的那幾日相比簡直有霄壤之彆。鄭安雅心下明白,當時的熱鬨不過是人們誤將她當成了未來的王後,如今她要回國了,王後的位置自然不會是她的,那些人也就作鳥獸散了。

鄭安雅冇放在心上,杜襄成就不這麼想了,她忍不住抱怨道:“這些人也是夠勢利的,前些日子一窩蜂地來,堵得我們出門都困難,一個個嘴上跟抹了蜜似的。真要走了,都不來了。嗬!”林長曄聽到了,麵有愧色地過來道歉。鄭安雅趕緊阻止他,並勸慰道:“不是你的錯,長卿才親政不久,我知道你們的難處。”

說得林長曄更加不好意思,他紅著臉道:“你回去我們不攔著,可是你不是很喜歡那套瑪瑙食具嗎,王上特地吩咐了送給你的,為什麼不帶走?”

鄭安雅指著滿滿一車東西道:“這些不都是你們送我的?你們已經給得夠多了,我要是再多拿,我們王上會怪我不懂事的。”

林長曄見她身邊除了杜襄成、歸尺素之外隻有兩個侍衛,其中一個還身兼車伕,便從自己的衛隊中挑選了二十人,命他們護送她平安回到高昌。

-

相關小說閱讀More+

海彤戰胤閱

海彤戰胤

第一狂少

寧塵單柔蘇千雪

鬼醫王妃不好惹 謝琪(野柒)墨玦

九蘇

朱允熥

張浩朱允熥

挕朸翋婟

做藹??

大乾憨婿

皖南牛二

江南

王者戰神

風華鑒

曉雲

這個反派畫風歪了

小錢錢
本頁麵更新於2022

本站所有小說均由程式自動從搜尋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2 https://www.eisrjc.com